像许多公司一样,由于他们的交易伙伴要求,如要进行业务交易必须使用EDI(电子数据交换),于是企业别无选择,只能采用EDI。
有部分企业在刚接触EDI时,思路是转向VAN(增值网络)。VAN作为外包服务为企业提供EDI,推迟了企业对EDI的投资或是咨询EDI专业知识的需求。如果您是EDI新手,VAN似乎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,因为它能为您“处理EDI”。VAN将在您的应用系统和您交易伙伴的系统之间建立映射,然后按照流量计费的模式提供持续的EDI翻译和文件传输,不同的VAN根据您交换消息的千字符、文档或行项目的数量收费。EDI业务量较低的企业可能会觉得VAN方式的成本比较合理。
但总,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和壮大,有一天,大多数的企业会推翻此前的想法,发现使用直连EDI方式更有意义。EDI解决方案让您能直接控制自身企业的运营,并且成本仅为VAN方式的一小部分。因为直连EDI方式不按流量计费,您可以在不收取服务费的情况下使用EDI连接交易伙伴,享有无限制的消息收发权限。
以下信息,可以帮助您判断企业的EDI成熟度,以及转到直连EDI方式是否更有意义。
不断增长的费用&成本
在很多方面,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。在EDI项目实施初期,EDI软件通常需要一部分资金投入。但从长远来看,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。VAN在开始时对小规模和低交易量稍有优势,但随着业务量与日俱增,服务费也将持续增长。在足够高的交易量下,VAN的服务费会让您的利润大大折损,尤其是许多VAN会因为超过交易量限制而收取额外费用,年成本投入就可能高达六位数甚至七位数。如果您的企业面临这样的问题,那么,是时候改用直连EDI解决方案了,一套系统即可处理您的所有交易消息。
添加EDI交易伙伴、数据量和大型文件
这与费用和成本密切相关。由于许多增值业务是根据单据、行或千字符收费的,所以您添加的交易伙伴、数据量和大型文件交换越多,您的VAN成本就越高。如果您未来有计划增加交易伙伴,并预期会有更高的数据交易量,是时候开始寻找直连EDI解决方案了。
延迟对接交易伙伴
通常,VAN需要3到6个月才能与新的交易伙伴建立电子数据交换。这种时间上的延迟会造成机会成本,因为,在这段时间内您无法与交易伙伴进行业务交易。直连EDI只需要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流程,就可以让您快速对接交易伙伴,实现电子数据自动化传输,平均项目时间缩减至VAN的50%不到。
交易伙伴罚款和退款
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交付产品,一些交易伙伴,如亚马逊,会罚款供应商。如果罚款金额足够大,这将会大大削减企业的利润率。虽然退款很少完全是由VAN环节造成的,但VAN确实让您对电子数据传输过程的控制力有所减弱。如果您的企业已产生越来越多的扣款情况,您可能需要切换到直连EDI方式来控制和减少扣款。
手动输入数据与自动化的EDI
一些VAN提供一个叫做电子数据交换的门户网站或用户界面,允许您手工输入文件的信息,比如一张发票。随着数据量的增长,将手动输入数据会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,更不用说出错率了。直连EDI方案允许与业务应用系统,实现业务数据在应用系统之间的自动交互。
EDI与后端应用集成
您是否需要将您的EDI流程连接到后端系统?这是VAN真正不足的地方。他们通常要求您不仅要手动将数据输入到VAN的Web表单中,还要将其重新输入到您的后端应用系统中,如金蝶、用友、SAP、NetSuite、Salesforce和数据库工具。随着您的电子数据交换的频率和文件大小的增加,对于使用VAN的企业来讲,这很可能成为一场噩梦。
EDI软件使您能够完全、直观、低价地将您的电子数据交换与后端系统(如企业资源规划系统、仓库管理系统、电子商务应用程序或中央数据库)自动化地连接起来。您甚至可以建立一个直连EDI加VAN的混合解决方案,利用直连EDI与业务量大交易伙伴和业务量少的交易伙伴进行集成。
已经完成EDI数据映射
VAN有不同的商业模式。有些处理EDI文件翻译以及将文件传输到EDI交易伙伴。需要企业自己生成EDI文件,并自己处理数据关系映射。这种模式下,VAN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AS2或FTP服务器传输文件。在这种情况下,实际上您自己已经完成了EDI项目实施中难度最大的部分,EDI数据映射,几乎没有任何理由支付高昂的VAN服务费。您实际上只需要一个相对便宜的文件传输工具就可以完成数据传输,并能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。
直连EDI是如何帮助一家供应商将电子数据交换成本降低90%
了解企业如何从直连EDI转向VAN解决方案,并从中获得好处。请看 助力Green Supply 削减 90% EDI 成本一文,通过取消VAN,Green Supply将企业的电子数据交换成本削减了90%。正如Green Supply的财务经理David Kurz所说,“找到一个VAN,他们满足你最基本的需求,但是接下来,你需要继续向前,去经营你自己的东西,我把这件事看成了一次自然地进化。”
注:文案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您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给您带来困扰,我们深感抱歉。